赤峰九聯煤化有限責任公司
CHI FENG JIU LIAN MEI HUA YOU XIAN ZE REN GONG SI

第六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在香港舉行

發表時間:2016-04-30 13:59

   第六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在香港舉行,來自兩岸及香港的近700位嘉賓出席。
   

 4月20日,第六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在香港舉行。孫建立攝
  本報香港4月20日電 記者廉丹報道:第六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今天在香港舉行。來自兩岸及香港的政府官員、金融界人士、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等近700人出席論壇。
  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十三五”規劃綱要正式發布的大背景下,兩岸及香港的經貿往來與合作面臨更多新的契機。本屆論壇以兩岸及香港經濟新里程為主題,受到了兩岸及香港三地財經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和熱烈回應。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出席論壇并作主禮致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周波、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葉克冬、香港中聯辦副主任楊建平、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香港經濟日報集團主席馮紹波、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等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來明、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陳沖、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等就“十三五”規劃綱要與兩岸及香港經濟新里程、兩岸及香港經濟金融合作契機、香港“經濟3.0”等發表了專題演講。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香港有一國之利,也有兩制之便。香港是長期和高度開放的國際城市,對外聯系有完整的網絡、悠久的歷史和強大的能力。一國和兩制是香港的雙重優勢,香港可以在更大范圍成為中國和外國的“超級聯系人”,為兩岸經濟的發展、為中外關系的發展不斷作出新的貢獻。今天,香港超級聯系人功能已經不限于傳統的金融、貿易、物流等領域,而是經過充分證明,完全可以延伸到創新、科研、文化藝術和教育產業各個方面。
  國務
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周波說,非常榮幸第四次應邀參加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轉眼間這個論壇已經步入第六個年頭,6年來,論壇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為促進兩岸和香港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化貢獻良多。在國家剛剛公布“十三五”規劃綱要、兩岸及香港社會熱切討論如何把握良機謀發展之際,3家《經濟日報》再次匯聚政商學界精英,共謀發展大計,可謂正當其時。香港素有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區位、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制、廣泛的國際聯系、完備健全的法律、自由流通的信息、匯聚全球人才等傳統優勢,特別是體現在服務業和國際聯系方面的突出優勢,結合國家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將會為香港的發展注入新動力,創造出更加廣闊的空間。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葉克冬表示,由于世界經濟持續走低等因素影響,去年兩岸經濟合作的數據似乎不很亮麗,按照國家海關統計,兩岸貿易額為1885.6億美元,同比下降4.9%。但從相對數據來看,兩岸貿易的降幅明顯低于我國總體對外貿易8%的降幅。從兩岸投資方面看,去年大陸新批準臺商投資項目2962個,同比上升27.78%;實際使用臺資金額15.37億美元,雖然同比下降23.84%,但投資結構發生變化,臺資中小企業對大陸投資增多,這與大陸近來強調推動兩岸中小企業合作的政策方向一致。

  在兩岸人員往來方面,去年總數達到985.6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由此可見,兩岸經濟社會聯系依然密切和穩定,并具有進一步發展的條件與空間。隨著“十三五”規劃綱要的貫徹落實,以及“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經濟戰略的實施,將給兩岸經濟合作以及臺灣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巨大機遇。希望兩岸能夠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繼續加快經濟合作制度化進程,深化兩岸產業合作,實現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同時更加照顧兩岸基層民眾、青年和中小企業的利益。

  本屆論壇還設置了“合作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及金融創新”和“‘一帶一路’建設新機遇”兩場分論壇。來自兩岸及香港三地的知名企業和財經機構深交所、港交所、上交所、臺灣金融研訓院、凱基證券、香港貿發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AECOM公司、臺灣經濟研究院等的嘉賓們圍繞這兩個主題進行了討論。

  從2011年起,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每年舉辦一次,由本報和臺灣《經濟日報》《香港經濟日報》共同主辦、輪流承辦,已分別于2011年10月、2012年6月、2013年4月、2014年4月和2015年4月在北京、臺北、香港成功舉辦五屆,產生了廣泛而積極的影響。該論壇已經成為兩岸及香港財經界高端合作的品牌活動,成為兩岸三地新聞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形成的一系列成果對推進兩岸及香港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發揮了獨特作用。
 

        來源: 經濟日報

會員登錄
登錄
我的資料
我的收藏
留言
回到頂部